万谱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党校教员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党校教员心得体会)

怎样做一名合格的党校教员

一、党校要有一流的教学做支撑

(一)从加强党校建设说起

党校  ,不仅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经济学、科社、政法、党史 、党建、文史、国际战略等学科 ,而且师资阵容强大。与高校比,党校的学科不够强,作为党校人 ,我们必须正视这个差距。党校既然有这么强的一支队伍,为何未打造出强势的学科?

党校侧重干部教育,是组织调训 。由于学员需求不同,故只能采取专题式教学 。问题就在这里,党校讲的是专题,可专题往往变化快 ,跨度大,一个教员承担的讲题 ,上下两个学期可能完全不挨边,这样教员难以进行学术积累 ,当然就很难成为某领域的专家了。

党校的讲题设计是否可以照应学科 ?党校教学是要跟着热点走 ,深想一层 ,研究热点和学科建设其实不矛盾 ,可并行不悖。教员可以进行专业分工 ,比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设的讲题就可按政治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工业经济、宏业经济、区域经济等不同方向来拟订 ,这样既可以发挥每个教员的专长 ,又有利于把问题讲透彻。培养人才是要有学术分工的,当今时代知识爆炸,不可能指望每个教员都成为通才,先专而后博,不然博而不专。

(二)末位调整与教学改革试水

在党校实行竞争上岗的尝试,不仅教学效果有明显改观 ,而且一批年轻教员也因此脱颖而出。实行“末位调整”,总有人要被停课,会有人下岗 ,这是不得已的办法  。如今干部培训已呈多头竞争格局 ,一些高校等培训机构纷纷跟进,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兵临城下 ,需要拿出点过硬的措施 。

教员讲得好 ,学员受益则可造福社会 ;相反若讲得不好,耽误学员时间不说,要是产生误导 ,后果还会贻害百姓。事实上 ,让最低分暂时停课 ,让讲课好的教员多上课 ,这不过是资源的优化配置 。

二 、怎样讲好党校的课

(一)党校讲课为什么难

在党校任教,教员讲授的是专题,题目总在变 ,没有现成的教材,讲稿得自己写。更困难的是,党校学员不仅学历高,而且长期在第一线工作,阅历丰富,所以怎会没有压力 。

时常听到有学员反映,党校教员讲课容易脱离实际,这也正是党校讲课难的原因。党校学员都是党政领导干部,带着许多实际问题来 ,而且都希望在党校找到答案 。这样期望越高,失望出往往越大 。理论脱离实际,既有可能是对实际缺乏了解,但也有可能是对理论掌握不透彻。

党校讲课难,还有就是文风。改进文风,首先就是戒空对空,指的是用文件解释文件。从文件到文件地讲授,教员讲起来空空如出;学员听起来单调乏味 。不仅要知道文件怎么讲,还要了解文件为何这么讲?背后的理论支持是什么?再就是戒就事论事,指的是讲现实缺乏理论参照与历史参照。“情况不明胆子大,心中无数点子多”,批评的就是这种现象 。最后就是戒人云亦云,是说我们的教员缺乏独立思考,讲课很少有新话 。有的讲稿一用就是两三年,一字不改。党校教员若不下苦功做研究,只是将人家的观点照搬,学员怎能满意 ?

(二)教员讲课必须有学术功底

党校讲课要把握三个维度,即理论维度 、历史维度 、现实维度。强调这三个维度,是因为教员讲课的思想性确实要比“口才”重要 。若对问题无研究 ,即使你口若悬河,学员也不会认可。说到底学员注重的还是讲课的科研含量 。

说到“学术功底” ,在党校任教,最该读的是经典与历史。读了经典,我们就有了看世界的理论参照 。懂得历史,会让我们少走弯路 。它们是结晶了的智慧与知识,这才是我们做学问的功底 。说到“理论联系实际” ,联系实际不必直接联系某件具体的事,而是要联系背后的政策与机制。具体的事会不断变动,可政策与机制相对稳定 ,只要抓住政策与机制,咬住青山,讲课的针对性照样有 ,而理论分析的命中率则可大大提高。

(三)学术框架是教员的看家本领

当好一个党校教员 ,讲课必须要有学术框架。这是学者观察世界的理论坐标 ,不是某个点 ,是一个参照体系。学员进党校学习 ,不是对问题没思考,而是想听听教员的理论讲解,若无框架,不能让人心悦诚服。要想掌握学术框架,只有多读经典 ,舍此无他。经典读多了 ,日积月累,学校框架才会慢慢多起来 ,碰到问题 ,才能随手拈来 ,游刃有余。

(四)教员应当重视讲课艺术

讲课要有艺术。首先是三个清楚  :即想清楚 、写清楚、说清楚。学校为何要求教员写讲稿,是要督促教员把问题想透彻 。写讲稿的过程,本身就是研究过程。其次是深处求新、浅处求胜,通俗地讲就是深入浅出 。研究问题应从简单到复杂 ,想得愈深入愈好 ,但讲课相反 ,表达则是愈通俗愈好。最后就是掌握节奏 、推动互动。讲课期间可以放松一下,或讲个笑话,活跃一下气氛。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