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谱




《小学高年级“悦享阅读”课外阅读模式的实践研究》立项申报书

一、选题依据

(一)研究背景

政策背景:略

理论背景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 ,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 ;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提出教师要构筑起良好的分享式阅读生态环境,并激励学生自主阅读 ,更好地落实名著阅读任务。课外阅读分享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知识水平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见一斑 。

校本生本背景:近几年来,我校不断深入开展“悦享阅读”读书活动,以分享阅读成果并享受分享的快乐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悦享—悦享阅读”的良性循环初步形成 ,取得了一定成效。不过 ,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还有一些方式方法需要不断改进,课外阅读分享形式不够多样化 ,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课外阅读教学模式还不够成熟 。

《小学高年级“悦享阅读”课外阅读模式的实践研究》立项申报书

(二)研究现状述评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0世纪60年代,分享阅读作为早期阅读最有效、最主流的方法迅速在美国、英国 、新西兰等地区的家庭和学校中普及开来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入中国 ,经过十多年扎实的基础理论研究及实践研究,自2003年开始在全国推广。到目前为止,已经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 、自治区、直辖市两千多所幼儿园开展了分享阅读的实践活动。早期的分享阅读主要指在轻松 、愉快的亲密氛围中 ,成年人和儿童并非以学习为目的共读一本书的类似游戏的活动 ,是探讨激发幼儿早期阅读兴趣、培养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一种活动。

校内研究现状述评 :

从学校长时间开展多样化的课外阅读分享活动所取得的成果阐明:学生的阅读习惯正在逐步养成,阅读能力稳步提升 ;课外阅读分享形式正在不断完善,“悦享阅读”课外阅读模式逐渐课程化、系统化。

《小学高年级“悦享阅读”课外阅读模式的实践研究》立项申报书

(三)研究创新之处

1.搭建自由的分享舞台,激励学生对文本的再阅读、再创作,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2.以“成果展示” 、“多样评价”促效。学校多种形式展示学生阅读成果,并建立健全的评价体系 ,多途径榜样示范,能增强学生荣誉感,激发学生再阅读再创作的能力,达到循环阅读的效果。

二 、研究设计

(一)核心概念

1.本课题内涵:

悦享阅读:学校通过搭建“悦享”平台,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为持续阅读和提升能力提供了动力 ,逐渐形成“阅读悦享—悦享阅读”的良性循环。

阅读模式:在学生阅读完整本书的基础上,学校定时开设整本书阅读分享课,以多种方式展现阅读成果并进行多样评价。

2.本课题外延 :反复实践和推广过程中 ,切实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不断激发学生阅读与分享的欲望,达到阅读与分享不断循环的目的,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

《小学高年级“悦享阅读”课外阅读模式的实践研究》立项申报书

(二)研究对象、研究目标、研究内容、重点难点

1.研究对象

小学五六年级学生。

2.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构建系统的“悦享阅读”课外阅读教学模式并加以推广 。

(2)通过研究,开拓规范的“成果展示”途径和“成果评价”体系 。

(3)通过研究,搭建多样化的分享平台 ,尊重学生个性化阅读体验 ,激发学生再阅读与再创作的兴趣 ,促进自主阅读习惯的养成 。

(4)通过研究,提高教师的课外阅读教学能力,逐渐形成正确的阅读教育观。

3.研究内容

(1)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研究。

(2)“悦享阅读”课外阅读教学策略和方法研究。

(3)有效并持续开展“悦享阅读”课外阅读教学的模式探索。

(4)“悦享阅读”课外阅读教学资源建设研究。

4.研究重难点

探索分享式课外阅读教学 ,形成分享与阅读相互促进 、相互融合的“悦享阅读”模式。

《小学高年级“悦享阅读”课外阅读模式的实践研究》立项申报书

(三)研究起止时间、思路与步骤

另附

(四)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在课题准备阶段,广泛收集整理文献资料,为研究“悦享阅读”课外阅读活动的持续性和有效性提供充分的理论支撑 。

2.调查研究法 :在课题初步实施阶段 ,面向学生、家庭、教师,就学校开展的课外阅读活动 、学生个人的阅读体验 、教师反馈等方面进行调查 ,征集意见。

3.行动研究法 :在整个实施过程中不断探索、逐步改进、反复总结,形成更持久有效的实施方案。

4.经验总结法 :在课题研究的中期整改阶段,分析学校开展的“悦享阅读”课外阅读的活动现状 ,挖掘现有的经验材料 ,提升课外阅读教学理论高度 ,逐步实现“阅读悦享——悦享阅读”的良性循环 。

《小学高年级“悦享阅读”课外阅读模式的实践研究》立项申报书

(五)预期成果与效果

1.理论成果:小学高年级“悦享阅读”课外阅读模式的实践研究报告。

2.实践成果:

(1)形成系统的“悦享阅读”课外阅读教学策略。

(2)实现“悦享阅读”模式化 、课程化 ,建立校本课程资源库 。

(3)形成学生“悦享阅读”读书作品集;形成教师“悦享阅读”论文集。

《小学高年级“悦享阅读”课外阅读模式的实践研究》立项申报书

三、研究条件

(一)申报人及主要成员的基本情况及相关科研情况

申报人:大学本科学历 ,小学语文二级教师,曾担任语文教研组长 ,学校语文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 。曾获得镇小学语文教学论文二等奖、小学语文微课评选二等奖 。

主要成员1 :大学本科学历 ,语文六年级备课组长。

主要成员2:大学本科学历,小学语文一级教师 ,主持过市级立项课题1项(已结题),另参与市级立项课题1项。

主要成员3:大学本科学历 ,德育处主任,曾以主要成员身份参与市级立项课题1项(已结题),另主持市级立项课题1项。

主要成员4:大学本科学历 ,宣传干事。

主要成员5:大学本科学历,小学语文二级教师,年级级长 。

(二)研究保障

时间保障:本课题研究周期为两年 ,研究人员相对稳定 ,都是学校骨干教师,对本课题的实践和研究有长期的经验积累。学校已有二项课题结题,一项课题在研,整体科研氛围浓厚。

经费保障 :学校董事会重视教育科研工作 ,愿为本课题研究提供经费保障 。

资源保障:近年来我校一直致力于打造书香校园,更新图书库,完善班级图书角,可供学生阅读的书籍充足。

2021年4月

【参考文献】

[1]王先晓.早期阅读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J].科技信息.2009,(21) :627

[2]徐玉容.试论分享阅读实践研究的背景、现状及其价值[A].成都: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10:87-90

[3]王林静.推进书香校园建设的策略探索[A].山东: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61-63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