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谱




300余个非遗项目、60余场文物保护活动亮相内蒙古(内蒙古非遗保护中心)

300余个非遗项目、60余场文物保护活动亮相内蒙古(内蒙古非遗保护中心)

图为辽上京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揭牌现场。 张玮 摄

中新网呼和浩特6月10日电 (记者 张玮)10日是我国第七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内蒙古自治区300余个非遗项目、60余场文物保护活动缤纷亮相 。

当日,在呼和浩特市开启为期10天的非遗集市,不仅有“非遗之夜”展演、塞上老街非遗特色街区打造 、非遗舞台展示展演等非遗集市自治区主场活动 ,同时还在活动现场设置蒙古包 、撮罗子等非遗技艺搭建的展铺,遴选60个美食类、传统工艺类非遗项目,分为非遗美食区 、非遗文创区、非遗街区,开展非遗售卖、品鉴等活动。

内蒙古文化和旅游厅官方初步统计,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内蒙古各地举办300余项非遗宣传展示活动 ,其中线下活动220多项 。

300余个非遗项目、60余场文物保护活动亮相内蒙古(内蒙古非遗保护中心)

图为“辽都大地”赤峰市巴林左旗作为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内蒙古文物保护主会场热闹非凡。 崔立强 摄

内蒙古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蔚治国表示,内蒙古各地集中开展一系列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旨在吸引广大民众和游客畅享非遗行、品鉴非遗味 、共赴非遗游 ,感受内蒙古非遗独特魅力、了解内蒙古非遗保护成就。

“辽都大地”赤峰市巴林左旗作为今年内蒙古文物保护主会场亦是热闹非凡 。据内蒙古文物局统计消息,其间 ,内蒙古全区共举办60余场文物保护活动 。

当日 ,内蒙古首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辽上京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正式揭牌,同时举办“第七届中国辽文化节暨巴林左旗文化旅游月”活动。

300余个非遗项目、60余场文物保护活动亮相内蒙古(内蒙古非遗保护中心)

图为在呼和浩特的非遗集市里,游客关注非遗项目“芦苇草编” 。 刘文华 摄

活动期间,游客可近距离感受历史文脉 、欣赏艺术展演、品尝风味美食、参与文体赛事,尽情享受精彩纷呈的文化旅游盛宴 。

巴林左旗委书记任玺称,巴林左旗作为全国文物大旗,将着眼打造“契丹辽文化国际旅游目的地”和“契丹辽文化体验游王牌” ,让“契丹肇兴地·魅力辽上京”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得到不断提升。(完)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