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谱




「组工」福建宁德:推广建设驻城(镇)党建工作站,构建流动党员管理新格局

「组工」福建宁德:推广建设驻城(镇)党建工作站,构建流动党员管理新格局「组工」福建宁德:推广建设驻城(镇)党建工作站,构建流动党员管理新格局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镇)区工作生活 ,农村党组织对流入城(镇)区的党员群众出现监管不着、服务不到。为解决流动党员身份难显现 、教育难跟进 、活动难开展、作用难发挥 、服务难到位的“老五难”问题,福建省宁德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 ,改进城(镇)区流动党员管理方式方法,在城区或镇区建立集党员教育管理、扶贫济困、综合服务为一体的党建综合服务平台 。通过开展支部共建活动、加强党员双向共管等方式,提升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质量 。

「组工」福建宁德:推广建设驻城(镇)党建工作站,构建流动党员管理新格局

「组工」福建宁德:推广建设驻城(镇)党建工作站,构建流动党员管理新格局

综合平台联创,使党员异地有家

着力统筹城(镇)区资源,协调各方力量,在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城(镇)区建立综合党建工作机构 ,为城(镇)区流动党员群众办事服务搭建平台 。

▷机构建设上 ,目前已建成12个驻城(镇)党建工作站,其中全县性流动党员管理服务中心5个,乡镇驻城党建工作站7个,辐射党员群众11270人 。

▷人员安排上 ,各地结合工作实际,由县级层面招聘专职人员、乡镇选派干部或安排在城镇居住的村干部,通过轮流坐班值班等方式 ,开展工作站日常工作。

▷经费保障上 ,市委组织部对每个党建工作站给予10万元建设补助经费,各地从财政中予以配套补助 ,保证工作站日常活动正常开展。

▷功能设置上 ,各地工作站建设由市委组织部统一指导,功能设置结合工作实际,主要集便民服务 、办公议事、党员教育管理、文体娱乐等为一体 。

「组工」福建宁德:推广建设驻城(镇)党建工作站,构建流动党员管理新格局

流动党员联管,促使党员管理有效

改变以流入地党组织管理为主,流出地管理为辅的流动党员管理模式,探索形成流出地源头管理 、驻城(镇)党建工作站集中管理、流入地配合管理的流动党员共管机制 ,把流动党员管好 、管活。

一是系统化排查摸底。建立健全党员外出登记制度 ,流入城(镇)区党员的具体情况均登记造册。各驻城(镇)党建工作站根据流出地党组织提供的流动党员信息 ,对流入党员进行排查核实 ,逐一建档立卡 ,实行针对管理。

二是网格化分类管理 。按照“有利于党组织管理、有利于流动党员发挥作用”的原则 ,以驻城(镇)党建工作站为枢纽,根据城(镇)区流动党员的从业特点、地域分布,实行区域网格化管理 ,设置网格长对接城区流动党员工作。同时 ,根据党员职业、特长,分类建立功能党小组 ,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 、不同群体、不同层次的流动党员进行分类管理,提升党组织组织力。

三是常态化教育管理。突出驻城(镇)机构政治功能,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经常性教育,根据党员思想实际和工作需要 ,精心设计活动载体 ,使党组织生活和党日活动贴近流动党员实际。探索实行流动党员“双向评议”制度,对流动党员设标准、提要求、定目标,制定流动党员考核办法,由驻城(镇)党组织和流出地党组织共同评议,加强流动党员日常监管。

区域组织联建,使组织生活有序

着力打破传统条块分隔、封闭运行的党建模式 ,培植共建互补理念。通过组织共建、资源共享 、活动共办、困难共帮,凝聚城市基层党建合力,深化城(镇)区流动党员服务管理。

一是组织融入 ,党建共建。驻城(镇)工作机构参与流入地城镇规划建设、重大事项决策,与辖区单位共商党的建设、综治平安、文明创建,与流入地党组织建立互联互动的组织体系 ,提升党建水平。

二是党员融入,活动共办。驻城(镇)党组织与流入地党组织结合实际制定年度活动计划 ,定期组织开展高质量、接地气的组织生活,创新主题党日、志愿活动,提高流动党员的融入率 。今年以来 ,各驻城(镇)党建工作站开展“健康你我他义诊”“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等共建活动42次,参与流动党员890人次。

三是阵地融入,资源共享。充分利用党建资源,驻城(镇)党建工作站党群活动中心、宣教中心、教育培训场地、文体活动设施向当地党员开放;流入地党组织将党建、教育 、文化等活动设施向流动党员开放,实现阵地共用、资源共享,让流动党员在城(镇)区既有生活上的家,又有精神上的家 ,找到政治归属感 。

「组工」福建宁德:推广建设驻城(镇)党建工作站,构建流动党员管理新格局

服务帮扶联动,使党员离乡有情

坚持把创新服务理念、提升便民惠民功能贯穿流动党员服务管理始终,解决好流动党员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

一是搭建综合服务平台。依托驻城(镇)党建工作站,建立服务党员群众的综合性工作平台,设立党务、综治 、民政、医保等便民窗口,配齐配强专(兼)职人员 ,列出服务清单和流程 ,为流入城(镇)区党员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务。

二是拓宽沟通对接渠道。建立驻城(镇)工作机构党组织 、流出地党组织负责人与流动党员谈心谈话、定期沟通制度;定期组织开展城(镇)区流动党员座谈会 、民情分析会等,了解掌握流动党员思想 、生活情况,倾听流动党员意见建议,保障其知情权和参与权 。各地设立驻城(镇)站QQ群、微信群 、微信公众号,加强党员间沟通联系,实时听取党员意见建议。

三是开展助困帮扶行动。流入地党员干部与流动党员结对帮扶“结穷亲”,帮助协调解决具体困难,带动贫困党员发展致富。今年以来,各地驻城(镇)党建工作站,积极协调人社、农业、司法等部门举办劳动就业、技术技能等培训班16期 ,受训党员群众达800多人次。霞浦、福鼎、福安等地设立流动党员创业小额贴息贷款 、创业资金补贴等项目,带动流动党员创业就业,共受理“党员先锋贷”7000万元;周宁 、寿宁等地推行“星火燎原”传帮带计划,实行“支部 创业能人 困难群众”帮带机制 ,激励致富党员建立合作组织或专业协会,引导困难群众入股入社,为他们提供技术帮扶、创业指导,把驻城(镇)党建工作站打造成困难党员脱贫致富的“加油站”。

「组工」福建宁德:推广建设驻城(镇)党建工作站,构建流动党员管理新格局

发挥作用联促,使党员外出有为

以驻城(镇)党建工作站为枢纽,积极搭建平台,引导流动党员担当作为。

一是共商区域发展。建立党建联席会议、述职评议 、双向承诺等互联互动机制,让流动党员参与社会治理与支部建设。今年以来,各驻城(镇)党建工作站组织流动党员共参与社区重大事项听证会、联席会议等14场次 。

二是实施回归工程 。依托驻城(镇)党建工作站,各地举办“我为家乡发展献一计”“争做招商引资联络员”等招商引资推介会、乡村振兴恳谈会23场次,鼓励有致富能力的流动党员群众为家乡经济发展牵线搭桥、出谋划策。引导懂技术、有学识、会管理的在外人士带头回乡创业 ,把优秀流动党员纳入乡土人才库和村级后备干部,推荐作为“两代表一委员”及村级组织换届人选。今年以来,引导流动党员群众回乡创业45人,当选村“两委”1102人 。

三是搭建志愿平台。积极为城(镇)区流动党员发挥作用搭建平台 。福鼎市叠石乡驻城党建工作站将城区流动党员组建成政策宣传、技能推广、爱心服务等3支党员志愿服务队,参与自行车爬坡赛、两癌免费体检筛查、闽浙“七夕”民族展演晚会等大型志愿活动5次。古田县泮洋乡驻城党建工作站动员具备家政 、驾驶、装修装潢等一技之长的党员加入城区党员服务“星之队” ,通过定点指派和电话直联等渠道为有需求的党员群众提供便捷服务,展示流动党员的良好形象。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