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谱




昌邑饮马镇搭建“1314”党建载体 开启辖区基层治理新模式(关于党建引领街乡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了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 ,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 、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的社会治理愿景。饮马镇坚持以党建引领为主线,结合我镇实际,积极探索党建引领治理的实践路径,通过谋划一个阵地  、三支队伍、一个清单 、四项机制的“1314”党建载体,打造党建引领、全民参与、全域共治的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助推服务群众精准化 ,激活基层治理新活力。

一 、坚持党建引领 ,打造“一个阵地”,做到“遇到事情不要急,党支部帮您出主意”

把支部阵地建设作为基层治理首要任务 ,34个行政村全部建成党群服务站 、村“两委”办公室,村“两委”班子成员集中办公、值守岗位,实现了群众办事更方便、干部交心更顺畅、村级事务处理更高效 ,党群服务站这一“红色阵地”成为了让组织放心的“传声筒”、党员信赖的“归属地”、群众依靠的“主心骨” 。通过全面激活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功能,用真心 、实干回应群众呼声,让群众始终凝聚在组织周围 ,为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矛盾不上交”的基层治理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坚持党建引领 ,用好“三支队伍” ,做到“党的干部干好党的事 ,群众认干不认说”

一是发挥基层党员的“先锋队”作用。发挥党员参与治理的先锋作用 。组织党员全面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护林防火巡查、安全生产 、疫情防控等工作 ,激励党员在各项工作中争当模范 。发挥党员率先垂范的先锋作用。组织党员积极投身县市片区拆迁 、镇区卫片图斑整治等工作,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响应,确保重点项目顺利进行 。发挥党员示范引领的先锋作用 。采取党员干部带头办、致富能人领头办等方式,带动群众调整产业结构 ,拓宽销售渠道,成为了和谐党群、干群关系的“润滑剂” 。

二是发挥网格员的“三把哨”作用。将34个行政村划分为148个网格,科级干部牵头,以46名机关干部为主体,组织130余名村干部和34名企业主要负责人参与 ,推行“一四一”工作机制,即“一支队伍 、四联包靠、一网统筹”。明确了网格员工作职责,赋予网格员“三把哨” ,即党建哨,由网格员及时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把群众充分团结起来、把主动性激发出来 ,以主人翁姿态积极参与村级治理;服务哨,网格员下沉入户 ,认真开展疫情防控、安全预防等守底线的排查工作,帮助群众解决难题;治理哨 ,重点是做好护林防火、疫情防控、特殊人群看管、矛盾纠纷调解等工作 ,通过密实网格 ,打通了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进一步实现了党的建设在网格中加强 ,群众诉求在网格中解决,基层治理在网格中推进 ,进而推进干部作风呈现新转变,干群关系呈现新融合 ,社会治理呈现新成果。

三是发挥志愿者的“服务队”作用。镇村企成立志愿者服务队,围绕党委 、政府中心工作,在政策宣讲解读 、人居环境治理、护林防火巡查、安全生产等重点工作中 ,充分发挥志愿者服务和引领作用 ,助力基层治理 。

三、坚持党建引领,履行“一个清单”  ,做到“要想农村好 ,群众的事情要办好”

一是明晰职责 。组织各社区书记和各村主要负责同志赴青州、寿光、高密等典型镇街区考察学习先进做法,组织镇村干部开展专题培训,集中学习上级关于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相关知识 、学习镇村干部职责、任务清单等内容 ,明确镇村干部的履职内容、权力和办事程序。

二是依规履职。各村照单办事,重大事项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流程进行操作,规范议事决策程序 ,努力做到让权力运行有程序、有规范 、有依据。

三是接受监督。对于村级事项开展情况,尤其是群众关心的项目建设 、集体资金使用等事项 ,及时利用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村务公开栏等形式进行讨论、通报  、公示 ,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切实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既让干部省心清白,又让群众放心明白 。

四 、坚持党建引领 ,建立“四项机制” ,做到“崛起昌南,建功饮马”

一是建立镇级指导机制。由包村干部兼任包联村党建指导员,指导督促党建工作、疫情防控 、护林防火、环境整治 、安全环保等各项工作持续推进。

二是建立相互评比机制 。镇级层面,利用党建月例会、支部书记现场观摩会 、定期调度等形式,组织各村交流基层治理 、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经验和办法,让“丢面子”转化为“强里子”;村级层面,利用主题党日 、党员议事会等形式,对事关村集体发展的大事、好事、实事、要事全部纳入基层治理范畴,做到民事民议 、民事民办、民事民管,努力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户级层面,鼓励各村推广选树文明户 、昌邑最美庭院 ,旨在树典型 、做示范、强带动。

三是建立依法治理机制。在政务大厅设置公开接访值班室,安排一名领导干部和一名人大代表公开接待群众来访 ,听民声,解民惑。坚持依法民主决策,做到了以法治规范工作行为、以法治调解矛盾纠纷 、以法治保障社会和谐,决不让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现象蔓延开来 ,以法治维护了基层稳定 。

四是建立考核激励机制。镇党委将各村基层治理工作开展情况纳入村级考核指标体系,同时由镇纪委会同各领域分管副职 ,围绕村务公开、环境整治、护林防火、疫情防控、信访维稳、组织建设等基层治理的关键和重点 ,不定期开展督导检查,下发整改通知单 ,对交办事项未及时办理 、问题未及时整改的 ,采取约谈提醒、通报等方式予以推进,各村开展情况与村干部奖励直接挂钩,以真考实评激励乡村治理。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