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谱




以“红色引擎”驱动国企高质量发展(红色引擎带动企业发展)

作者:孙兆东

以“红色引擎”驱动国企高质量发展(红色引擎带动企业发展)

国企党建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新华社发

以“红色引擎”驱动国企高质量发展(红色引擎带动企业发展)

“首都国企开放日”活动在北京举行,市民走进近百家企业参观互动。新华社发

党性教育是国企改革发展的“红色引擎”,通过“红色引擎”驱动,努力培育国企文化 ,能够有效地促进国企持续做强做优,不断持续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实现国有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

1、党性教育是国企的“红色引擎”

国企改革发展要始终坚持以党建统领全局、引领发展。党性教育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 ,是党在新时期自觉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手段,是每一位党员提升党性修养的重要途径。国有企业转型发展要加强党性教育,激发党员活力,启动“红色引擎” 。

党性是一个政党固有的本质特性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的党性具有阶级性、人民性 、时代性。阶级性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信念、最高的纪律性和严密的组织性,严格要求党员对党忠诚 ;人民性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群众基础、宗旨意识,严格要求党员干部坚持群众路线 ,对人民忠诚;时代性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永远保持先进性与纯洁性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

而党性教育是中国共产党自觉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手段,是共产党员提升党性修养的重要手段 。新时期开展党性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党性教育,使全体党员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 、制度自信 、文化自信,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通过党性教育 ,严明组织纪律和规矩,增强党员队伍的创造力 、凝聚力、战斗力;通过党性教育 ,推进党的作风和廉政建设 ,培养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党员干部 ,才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

党性教育是中国共产党人正心修身的必修课,是党员立身、立业、立言 、立德的基石。注重党性教育,是我们党的一个突出特点和优良传统,新形势下要结合全面从严治党战略,以及国有企业深化改革转型发展战略 、企业文化建设规律审视和把握党性教育的主要内容,要突出理想信念教育、夯实思想建党的强基工程,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教育,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坚定理想信念 ;加强党章和党风党纪学习教育 ,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扎实开展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使尊崇党章、维护党章,遵守党纪 ,肃正党风成为每个党员自觉行动;要注重道德品行教育 ,把道德品行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引导广大党员明大德、守公德 、严私德。

2、党性教育事关高质量发展

为更好地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国有企业一定要全面落实“四个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国有企业首要的就是要加强党性教育 ,建立高品质企业文化、引领业务发展、不断提升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首先,要凝神聚力,增强服务国家建设能力。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 。国有企业承担着为客户提供更好服务,为股东创造更大价值 ,为员工搭建广阔的发展平台,为社会承担全面的企业公民责任。

当前社会上部分企业,单纯片面追求提升企业绩效和“文化力”,强调政治性的党建便被忽视:出现了弱化“奉献”精神,以“绩效”体现人的价值;弱化“忠诚”,以“奖金”提升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以“人性”管理逐步取代了“党性”要求等问题,就会出现业务发展 、企业文化与党建“三张皮”现象 ,党建工作特别是党性教育严重弱化,党对企业的领导力缺失严重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

目前,国有企业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将党性教育纳入企业文化培育,使企业保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充分发挥党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我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才能正视自己的痛点,弥补企业发展的短板,坚定不移地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切实增强服务国家建设能力,成为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中坚力量,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 、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力量,成为实施走出去、“一带一路”重大倡议的重要力量 ,成为壮大综合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 。

其次 ,激发活力,提升国有企业市场竞争力。国有企业转型发展正朝着始终走在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前列 ,成为世界一流强企的目标奋斗,国企深化改革就是要进一步激励约束机制到位、运营效率提高。使生产效率和服务水平高质量提高,增加了经营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

党性教育主导的企业文化,一是可引领国企广大党员和员工,研究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各项工作措施,努力推进转型发展 。在机构设置 、责权利分配、激励机制等方面向先进生产力靠拢 ,加快向最具价值创造力的现代企业前进,让国有企业成为名副其实的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典范 。二是可牢固树立时时敬业,处处真诚 ,事事严谨,人人争优的思想 ,才能兢兢业业地干好国企的事业,才能有敢于伸张正义 ,勇于向一切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的浩然正气,坚持原则,努力维护国有企业的利益。

其三,依靠“红色引擎”,驱动抵制腐朽思想 。扩大开放 ,资本主义价值观念 、腐朽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也会乘隙而入,受某些消极因素和腐败现象影响,国企有些同志比高薪要待遇,一些党员干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热衷“吃喝”文化。作为国企员工 ,要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经得起各种诱惑的考验 ,必须加强党性教育。

将党性教育纳入企业文化培训,有助于在业务发展中,保持定力,强化企业党员的党性观念 ,带领员工不迷失方向,不动摇精神支柱,才能在各种不良现象的诱惑面前不丧失理智、不解除武装 ,真正做到拒腐防变,使员工谨记贪欲、失德 、腐败必然给自己、亲人和国企带来耻辱 。

3、为国企发展点燃“红色引擎”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有企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党性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以人本管理为核心,以学习创新为动力 ,以构建全员共同价值观并将其转化为自觉行动为根本任务,借鉴国内外先进企业文化管理经验,着力建设具有鲜明时代特征、与转型发展战略相适应 、与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需求相一致的企业文化 ,为实现国有企业战略目标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一些有代表性的国有企业业已形成了“诚实、公正 、稳健、创造”的核心价值观和“打造国际一流集团”的战略愿景,并正在努力转化为全体员工的自觉行动 ,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动力源泉。

当前国企深化改革转型发展,要与“红色引擎”深度融合 ,加强党性教育,大力开展企业文化培育活动 ,为国企发展提供坚强政治思想保障。为此,提出将党性教育纳入企业文化建设措施建议如下 :

第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树立核心价值观,促进企业发展。坚持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的各项要求 ,坚持党建工作与业务发展同部署同落实,特别是将党性教育融入到公司治理 、内部改革、转型发展等重大工作中。国企各级党委应将党建 、企业文化和经营主业同频共振、统筹谋划、统一部署。党建、企业文化和经营部门统一行动 ,协同作业,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共同推进企业的转型和发展。

以党性教育形成切实担当文化 ,突出党组织核心领导地位和作用。加强党性教育,筑牢理想信念,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勇于担当 ,切实肩负起开创国企业务发展新局面的重任。

第二 ,加强党性教育,弘扬实干精神,充实转型文化内容。坚持发挥国企各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的政治核心作用 ,以党委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党员之家”、党日活动、党建专题培训班等为主要平台,全面开展党性教育活动,进一步培育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先锋性和纯洁性 。以党性教育引领企业文化,把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以企业文化示范点 、五一劳动奖章 、职工之家 、青年文明号等为载体 ,把员工的思想信念、精神动力和价值追求凝聚到转型发展上,统一转型思想 ,强化转型意识 ,坚定改革发展信心,开创转型新局面。

第三,加强党建工作,突出党性教育,完善制度文化 。加强党的领导,完善公司治理。充分发挥党委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 ,保证公司治理体系高效运转 。严格党内生活,加强各级领导班子文化建设 。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规范议事决策规则 。加强和改进党内政治生活规范性要求 。坚持双重组织生活,开展党员民主评议 。

强化组织建设 ,坚持从严管理干部文化 。坚持严格标准、严格培养、严格程序 、严格调控 ,提高党员发展质量,保持党员队伍纯洁性。深化“四风”治理,改进作风文化 。驰而不息狠抓作风建设 ,不断改进思想作风 、工作作风 、学风文风会风,切实推动企业作风持续好转 。

第四 ,发挥党性教育作用,带动基层全员参与,全面推进转型文化。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深入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围绕改革发展改进工作作风 ,提高服务能力。加大基层党支部活动阵地建设投入力度,实现全覆盖、求实效、受欢迎。

(作者:孙兆东,系中国建设银行高级经济师)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