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谱




如何申报科研课题的好处(如何申报科研课题的心得体会ppt)

 

申报课题对于教师来说是职称晋升的一种业绩成果,但是课题申报想要立项却不是那么容易的,很多教师第一次申报课题 ,不知道应该如果完成课题申报,这里给大家分享下我的经验 。

其实 ,课题申报立项采用逐级择优限额的评审原则 ,作为课题负责人想要赢到最后 ,要与对手竞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满足评审要求,这是一项课题能够在申报评审中走的更远的基本保障。

作为经历过课题研究的过来人,下面就来介绍下课题申报评审流程及要求 ,希望能帮助你顺利申请课题~

1、课题申报评审流程

如何申报科研课题的好处(如何申报科研课题的心得体会ppt)

 

第一步:课题申报通知

接收通知后,首先要了解课题申报要求以及课题指南 。选择自己感兴趣或者是有能力完成的课题方向 ,并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以及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有研究价值的问题,确定课题选题 。

之后就需要撰写课题申报书 ,每个申报的课题都会提供相应的课题申报表,按照课题申报表的要求 ,高质量撰写完成,做到题意新颖,效益明确,研究方向符合。这也是课题申报中的重要步骤 ,如果你在撰写中有不明白的 ,可以咨询专业的课题研究老师。

申报+立项+开题+研究+结题一站式服务 ,点击免费送课题方案

第二步:课题申报材料初审

紧接着就需要递交课题申报书以及其他相关资料,至单位教研室,择优限额逐级上级电报,然后是教育省级课题电报人等待课题立项通知。

教师申请课题的难度是比较大的,一般是由多人合作完成的,更多的是通过专业课题申请的帮助,对于急需教育课题评职称的老师来说 ,可以选择课题署名的方式,这比自己申请要简单许多。

申报+立项+开题+研究+结题一站式服务,点击免费送课题方案

第三步:专家评审

推送上来的申报课题,要先通过专家评审 ,给出评审意见。把符合立项要求的课题,按照优秀程度,从高到低排序 ,交由主办方审核。

第四步:主办方终审

课题立项名额有限,主办方根据评审意见和限额指标,确定立项课题名单,并公布。

2、课题申报要求

课题申报要求 ,会在课题申报通知文件以及遵循的暂行课题管理办法中有明确规定,通常来说包括课题选题、课题论证、课题组搭建以及课题申报材料装订等要求。

其中 ,在选题上,首先要从课题指南中选择,保证选题的新颖性和研究价值 ,同时也在自己承受的科研水平范围之内 。在论证上 ,要填写完整,有清晰的思路,且论证充足 ,不空泛笼统。

在课题组上 ,满足人员人数限定,在结构上搭配合理 。在课题申报材料装订上,包括申报书纸质版几份、电子版几份,装订顺序,提交时间等。

如何申报科研课题的好处(如何申报科研课题的心得体会ppt)

 

 

课题立项评审要主要哪些方面呢?

1.课题名称。

  课题名称是反映出研究范围、研究对象 、研究内容 、研究方法四方面的关键词。在这其中不能出现关键词不明确 、意思表达很模糊、题目过于冗长 、题目过于描述化 、不简明扼要等现象。

  2.主持人

  这不是大问题,一般情况下只要按照申报表中如实填写就可以了。主持人所在单位意见。这一点很重要,往往会一票否决。因为任何一个课题研究 ,都需要得到时间 、财力 、物力上的支持,否则难以开展下去。但也很简单,因为绝大部分单位还是会同意的 ,毕竟这对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有好处。

  3.课题组成员

  课题组成员安排一定要合理,明确每一个成员在课题研究中的分工和职责 ,不应有光出版而不干事者,最好要能给专家评审组一个每个成员都必不可少的 、是精诚合作的、有能力完成课题任务的好印象。

  4.前期研究成果

  如果课题组长及成员有过课题研究的经验 ,已经取得过相关科研成果的话,此项可以得高分。

  对于中级以下需要推荐。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证明课题组长有能力带领课题组成员把课题做好 ,出成果 。好在这也不是大问题,只要请较有权威的主持过一定级别的课题研究的有高级或高级以上职称的人士推荐一下 ,就可以了 。

  5.课题背景的阐述

  课题背景要注意的是最好做到既纵向又横向分析,有文献理论支撑 。对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的阐述。也就是课题研究要解决哪些主要问题一定要阐述清楚,问题之间不要出现交叉重复现象。语言表达要简明流畅 。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表述一定要客观符合实际,切不可贬低他人来抬高自己 ,最好通过文献检索去了解国内外研究状态 ,从中寻找出自己的独特地方或创新之处 。

  6.课题的实际意义与理论价值

  重点要说明为什么要进行本课题的研究 ,本课题研究成果有什么样的作用等。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 ,需要去研究 ,去解决,本课题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 ,再写课题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