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谱




什么是教育科研用地(什么是教育科研活动)

中小学教师为啥既痛恨 ,又热衷于假大空的教科研?

江苏 苗蔚林

网上和校园里经常听到老师们议论:上级让做的教科研就是假大空,不能抓点实在的吗?但我最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在编辑老师们给《校本研修》刊物的投稿时,一个学校发来三篇稿件。我仔细阅读后,不禁感慨:老师们一边痛恨课题研究的假大空,一边自己也很擅长做假大空的事情,想让老师们做一些贴近教学实际的教科研 ,真的很难。

三篇稿子的共同特点是假大空,但又各有不同 ,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下中小学教师教科研的一个形态吧 。

什么是教育科研用地(什么是教育科研活动)

 

第一篇文章 ,内容完全脱离教育教学实际。去年以来,我一直在全县中小学教师中倡导“低起点、大面积、讲实效”的教科研。说直白一点 ,就是让老师们在教书育人的基础上,总结一些自己觉得有效的做法,写出来和同行们交流,互通有无,包括课题研究。

网络里有一些教师提出“教研无用论” ,我认为,是空洞的教研无用。在思考工作中的问题,拿出来与同行交流 ,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对提升教书育人的本领是有积极意义的。

尽管我们一再倡导,还是有一些教师已经习惯于装模作样说话,习惯于弄一些高头讲章 ,写出来的文字唯恐理论程度不高,唯恐别人能看懂,实际自己也不懂。

第二篇文章 ,突出的特点是不懂写作的基本要求。文章是写给读者看的,首先要让人能看懂 ,让人看懂的前提是文通字顺,还要有符合写作的基本格式 ,或者叫“套路”。就像说话的顺序一样。如果交流的时候,说话顺序都乱七八糟 ,对方如何能听懂呢?相当多的老师缺乏写作的基本能力,这也是当下中小学教师的一个现实。

第三篇文章,大段抄袭 ,乃至整篇抄袭 。俗话说: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这句话有两层含义:一是人类文化的传承是去除糟粕的继承 ,二是前人的观点可以用 ,但要有自己的表达 。自己的表达 ,实质就是自己的思想。大段抄袭则是投机取巧,毫无自己的问题与想法。

我的理解 ,普通教师的教研 ,就是要做小事情 ,但把小事情做好,也是需要用心付出。我在设计课题指南之初,就把课题定位为“练手”的层次,就是想通过这些小课题 ,给老师们在实践中,学习如何结合教学实际做教科研  。因此,课题成果大小不是目的 ,体验研究过程、获得教研技能才是初期研究课题的初衷。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