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谱




章丘文祖:积分制“四两拨千斤”,网格化激活“一池春水”

济南市章丘区文祖街道地处章丘南部山区丘陵,地域面积广 ,人员分散 。近年来 ,随着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高,群众诉求更加多元化,群众组织难、号召难、管理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在章丘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政法委的指导和帮助下,文祖街道主动适应社会新变化和基层治理新要求, 作为全区首批试点单位率先启动社会治理网格化工作,创新实施“党建 网格 积分”的诗画文祖“1591”乡村综合治理网格化积分制新模式,探索以政治强引领、以法治强保障、以德治强教化、以自治强活力 、以智治强支撑的“五治融合”乡村治理新路子,蹚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乡村治理“文祖样本”。

章丘文祖:积分制“四两拨千斤”,网格化激活“一池春水”

党建统领 “软筋骨”变身“主心骨”

乡村振兴,在党支部的带领下,群众本应是主体 。新时代以来,群众需求的变化导致了群众工作方式的变化,这为基层社会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原有僵化的乡村治理体系已逐渐不适应人民群众的现实要求,无法激励人民群众积极参与乡村振兴行动中来。在各项工作推进过程中,总是“干部带着群众干”,甚至一度出现“干部干、群众看”的现象 。要实现乡村振兴 ,亟需将工作转变为“干部围着群众转”“群众抢着主动干”,让上级重点工作和村级中心工作转化为群众的行动自觉 ,形成人人负责、人人尽责 、人人享有良好氛围,诗画文祖“1591”乡村综合治理网格化积分制新模式应运而生。

文祖街道构建以党工委领导、党支部负责、各部门联动、公众齐参与的组织体系 ,街道成立党政主要领导同志任组长的乡村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各村(社区)成立以支部书记负总责、两委和网格员共管理的工作机制,以网格片区为分支,户为积分主体 ,以党支部 党员作支撑,发挥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突出党员示范引领作用,建设和谐美丽新乡村 。

近年来,文祖街道广泛开展“党员亮身份”行动 ,共产党员家家户户挂门牌 ,平日要佩戴党徽 ,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同时每年进行评比颁奖 、公示,增强党员荣誉感和获得感。健全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四议两公开”、“三会一课”、述责述廉、党员公开承诺践诺、党员设岗定责等制度 ,不断提高党建规范化 、标准化和科学化水平,为乡村治理提供良好的组织保障。

章丘文祖:积分制“四两拨千斤”,网格化激活“一池春水”

五治融合 “小网格”托起“大民生”

事后处理不如事前服务、事中控制 。文祖街道秉持“治理即服务、治理就是软服务”的理念,立足“六位一体”工作主线,高标准打造街道牵头服务、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广泛参与的综治中心 ,搭建“1 4 N”服务阵地,打造信访 、法治、应急、智慧四个平台,融合政治、法治 、德治 、自治 、智治五种治理方式 ,提供社会便民服务 、社会志愿服务、心理咨询服务、法律援助服务等N项社会服务一站式、多元化提供社会服务。

依托“1 4 N”服务阵地 ,通过“村级微循环、网格大循环”两个循环 ,构建“13 4 32”网格体系 ,加强网格内“人、地、事、物、组织”等全要素信息的常态化管理,让群众的事情不出街道 、不出村 ,甚至不出“网格”,都能找到专人处理,从而得到快速妥善解决。街道17名网格长 、32名基础网格员 、251名基层网格员将社会治安 、城市管理 、便民服务 、政策宣传等多项工作一一采集梳理,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微网格员发现的问题 ,可以直接转至区级网格层面进行处理,极大延伸了区级网格的触角,提高了行政效率和办理效能,实现了“村呼镇应” 、“网格吹哨 、部门报到”的工作机制 ,形成了“村民-微网格-村组织”“村组织-街道网格员-职能部门”两个三级联动同时发力的双循环体制,实现“小问题不出微网格、一般问题不出村组织、大问题不出街道”。

2020年,文祖街道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共接收网格员上报问题工单1275件 ,合格率97%,处置完成率98%。区暗访交流巡视反馈问题19件 ,按规定时限办结19件,处置完成率100%,“12345”投诉率降低40%。村民们打12345的少了 ,主动和网格员对接的多了 ;村里群众家长里短的纠纷少了,踊跃参与到村级各项工作中的多了……村级治理进一步增强 。

章丘文祖:积分制“四两拨千斤”,网格化激活“一池春水”

积分激励 小杠杆撬动大治理

推进乡村治理 ,不能只依靠“管”,更需要进行工作量化 、适当激励,更重要的就是让村民主动参与 ,凝聚强大合力。文祖街道创新“积分制管理模式,将信访维稳、移风易俗、人居环境等9项内容纳入赋分项目,通过以户为单位建立积分手册,采取“一日一记录、一月一审核 、一季一公示、半年一兑换、一年一核算”的方式,将积分与村民义务 、村民通过努力就可以享受到的各项奖励挂钩,“小积分”可兑换服务、物质奖励 、精神鼓励,并可优先享受有关激励政策 ,真正把积分制的结果融入到村民自治多个社会治理环节,让群众的行动变为可量化的积分,激发群众自我管理的内生动力,让“干部带着群众干”变为“群众抢着干主动干”。

通过积分激励 ,搭建了群众参与的平台,把纷繁复杂的村级事务标准化、具体化,并将村民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让治理工作可量化、有抓手 ,因而大大调动了村民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啃下治理“硬骨头”  。群众通过争先打扫卫生、孝老爱亲等攒积分 ,将制度约束变成了一种自觉行为 ,群众文明素养得到明显提升。仅2020年上半年 ,就有2万余人次的志愿者积极参与环境整治、疫情防控、脱贫攻坚等工作中来,“抢着干”的村民越来越多 ,“站着看”的村民越来越少,形成了民有所想、民有所呼 、民有所为的工作格局。

人人有义务,户户有目标,积分制管理不仅激发了群众们共建共享的积极性,更凝聚了各村之间比学赶超的强大正能量。如东田广村党员义务出工带领群众历时半个多月修整1000米河道,邻村西田广村见势也发动党员群众义务整修河道,在台风灾害中两村均“安然无恙” ;文祖北村对村民 、党员及家庭的辛勤付出进行回馈奖励,设置各类积分奖品17种,并制订积分超市管理制度 ,2020年底举办了一次积分兑换集中表扬活动 ,群众踊跃参加 ,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石子口村设立“小巷之家”“出彩超市”  ,用积分制引导党员群众清理三大堆、开展环境综合整治 、推进移风易俗等。各村之间比积分、比环境、比义务工数量、比群众参与度已成为常态,目前,积分管理制度已经在文祖街道以点带面有序开展,不但提升了乡风文明建设的水平,有力地推动了乡村振兴工作深入开展。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段婷婷 通讯员 曲晓明 解裕燕 报道)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XML地图